南麓随笔
副标题

《我的爷爷李泽栋》李方瑞

优秀的农民

农历1950年12月21日,李泽栋,也就是我爷爷,出生在了重庆梦庄。在大兴村附近的大小念了几年的书,在1961年毕业了以后,就回家,做自己的老本行——种菜。

种了几年的菜,业绩平平,大家大多数时间依然在饿肚子,而且七二年的时候多了一张嘴(姑妈),七三年,又多了一张(我爸),七五年又加了张(幺爸),仅靠家里种菜,怎么养活一个五口之家呢?并且,幺爸出生的时候又因为计划生育,扣了好几个月的粮票,当时可谓是艰苦到了极点。把菜卖给望江厂,有一次婆婆把莴笋给他们送去,有婴儿手臂那么粗的莴笋,他们还挑三拣四的,生怕被耍了称。婆婆就一气之下把那些莴笋都扔长江了。


爷就在1978年的时候,外出打工去了,家里就由婆婆来打理。在八零年的时候,爷回来了,就开始专心务农。原因是,在外面做水泥匠的时候,碰到了我叫“段公公”的人,他就说:“弄水泥是养不活你家人的。”还有些其他什么的,爷就确定了道路回来务农了。要知道那时候我家种出来的菜,在南岸区可是数一数二的。每天把菜带到菜市场去卖,还没到中午就卖完了。我们从不“耍称”信誉可谓是杠杠的。

当时农科所派了人,来到我们家访问,文章的标题写的就是:“枝头上的红番茄又大又多,把健壮的树枝都拉弯了。怪不得李家人的脸上挂着笑容。”

80年代的时候,政府派了许多植物学家,说是要在温室中人工种植人参。当时就有政府专员来我们家,说让我们参加,因为我们家种得菜,大家都是知道的。面对邀请,爷拒绝了他们,他知道各种植物的特性,因此,他立马肯定人工大棚根本无法种植出任何人参,因为无法模拟出人参的那刻薄的生长环境。果不其然,之后传来消息,所有的种植试验都以失败告终。

就这样,靠着种菜的收入,三个孩子都接受了教育,每人的生活费,在当时也算是高的;最后进入了城市,终于脱掉的农民阶级的外衣。两位老人也就到城市里去享福了。

2008年,爷被查出了肺癌,当时我还小,唯一的印象就是爷的头发掉光了,最近几年才长了点出来。后来靠着治疗和意志战胜了癌症,现在身子硬朗得很。

人际关系

爷呢,是个很能搭上话的人不管是哪里人,怎样的人,他都能谈得很融洽。

文革的时候,按常理来说,读书人在那个时候都会过的很惨。但我爷却不同,反而是天天和红卫兵在一起,关系还很好,后来还给他发了杆枪呢!之前爷就跟我说过:村里的批斗标语可都是我写的!反正文革的时候,爷与其他知识分子的待遇完全是天壤之别。

寒假的时候,爷到海南去养病,才去两三天,就和那片能说普通话的人哈啦熟了。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那几个当地人。这些海南渔民都很老实,虾啊鱼啊该卖什么价格就卖什么价格,爷就喜欢这种人,每次去市场都要聊会,路上碰到也像熟人一样打招呼。还有一个就是在小区收垃圾的,每次爷和他聊都很开心,非常理解他的工作。“都是从社会最底层来的劳动人民,本质上多是一样的呢。”

爷不仅能说会道,还救过好几条人命呢!

七几年的个夏天,当时洪水泛滥,兰草溪中学组织学生去广阳岛劳动,结果一个浪子哗啦一下,那载着近二十个学生的船就翻了,再一看人都在拍水了。爷当时和一些人就在岸边,见此情形衣服裤子一脱,哗啦哗啦,跳水里拖人上岸去了。后来我也不广阳岛知咋回事,反正是救了些人的。

当时是八二年吧,爷当时正在地里劳作,田地高处的路上跑着辆拖拉机,“突突突!”的响着,那声音由远及近,越来越震耳朵,震得发痛。忽然,一切都安静下来了。有问题!我爷当时就这样想的,跑上去一看,怎么拖拉机的手扶杆卡在他脖子上呢,眼睛都要瞪出来了!再近了看结果那手扶杆给断了!人都要死了,救啊。后来爷用了九牛二虎之力,终于把这人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。

平凡的人

爷之前的人生轨迹波涛起伏,一切都难以预料。

面对挫折,依然坚定的往前走。

他成就了这个家,让子女接收了教育,让他们走出了村庄。如果他没有坚定自己的意向,一切都会不同。我感到高兴,我有个这样让我骄傲的爷爷!